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,到2025年,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;到2050年,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,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,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%,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,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。
我之前发布了《氢能万亿产业链总结!含制氢、储氢、加氢、用氢产业链全景图谱》对氢能产业规模、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,我挑选了本年度氢能精华资料,共350份,整理成了八大板块,内容包含产业发展、政策汇总、精品报告等方便大家学习。请前往公号【碳中和下载库】下载
发改委正式发布的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1-2035 年)》,《规划》明确“十四五”时期的发展目标是: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,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,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-20万吨/年,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-200万吨/年。《规划》指出到2030年,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、清洁能源制氢以及供应体系,产业布局合理有序,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。
到2035年,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,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,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。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指出: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既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,也为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围绕能源供应、消费以及工业生产氢能产业链正在逐渐成长,12万亿的氢能产业链条是如何分布的呢?
2024年,我国锂离子电池(下称“锂电池”)产㊣业延续增长㊣态势。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,全国锂
锂离子电池炭黑,作为锂离子电池制造中的重要导电添加剂,以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,在提升电池性能□□、延长使用寿命方
□□、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三元相图。1957年起负责合金钢和高温合金的研究与开发,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
中新社上海4月18日电 (记者 许婧)固态锂电池为何失效?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车用新能源研究院教授罗巍与合作者
氢能,即氢和氧进行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,是一种二次清洁能源,被誉为“21世纪终极能源”,也是在碳达峰□□□□、碳中
作为一种清洁能源,氢所具有的商业价值着实可观,尤其是在推动各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实现全球“碳中和”目标进程中,氢能
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,电池技术与人工智能(AI)正成为推动未来智能社会的重要基础。然而,面对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和新能
本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㊣8.5万平方米,拟建设生产车间□□□□、测试及研发中心□□□□、综合办公楼等。
2024年1-10月,我国锂离子电池(下称“锂电池”)产业延续增长态势。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,
氢启未来网获悉,近日,三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,注册资本高达1亿元人民币,该企业法人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,合伙企业包含